(資料圖)
“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是組織幫助了我。我一定安心服役、努力訓練!”日前,某信息通信旅戰(zhàn)士小余參加演訓歸來,得知父親已取得工傷賠償金的消息,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半年前,小余的父親在老家務工時,從高處摔下受傷。父親所在單位未按規(guī)定為其購買工傷保險,并且遲遲不肯溝通賠償事宜。治療產生的巨額費用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身在軍營的小余情緒低落,日常訓練受到影響。
該旅領導了解相關情況后意識到,官兵家庭遇到涉法涉訴問題,如不能及時妥善解決,勢必影響官兵備戰(zhàn)打仗熱情。經過充分研判,他們指派專人赴小余老家協(xié)助維權。通過與當地人武部及政府相關部門密切溝通,小余父親被認定為工傷,所在單位依法進行了賠償。
“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做好官兵維權服務工作,是落實基層有所盼、機關抓緊辦的具體舉措,有利于激發(fā)官兵練兵備戰(zhàn)熱情、增強軍人榮譽感使命感?!痹撀妙I導介紹,由于單位點多線長面廣,不少官兵在外時間長、演訓任務重,存在照顧家庭少、處理矛盾難等現實問題。為有效減輕官兵后顧之憂,他們推出一系列維權服務舉措,助力官兵減壓力、添動力。
通過開通法律服務咨詢熱線,他們第一時間掌握官兵及家庭涉法涉訴問題線索,及時更新維權問題臺賬,精準制訂維權服務方案。結合實際問題構建“線上+線下”“遠程+現地”軍地協(xié)作機制,主動打通與地方相關部門的溝通鏈路,積極協(xié)調開展法律援助,多方聯動、全程跟進問題處理進展。
此外,該旅還依托“兩支隊伍”培訓,講解常見涉法問題案例,逐步建強法律骨干隊伍。通過常態(tài)開展學法規(guī)、用法規(guī)活動,進行普法宣講,不斷強化官兵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yǎng),引導官兵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介紹,他們正在整合力量,遴選一批有法律特長的官兵組成法律服務隊,開展“送法下基層”活動,并積極拓展地方法律資源,進一步提升維權服務工作質量效益。
近年來,該旅先后妥善處理官兵家庭涉法涉訴問題數十起,有效增強了官兵榮譽感獲得感,凝聚起練兵備戰(zhàn)的強大正能量。(張鍇 鐘宗祥)
(責編:陳羽、唐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