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羅霄山脈,幾乎無處不產茶。在江西省遂川縣湯湖鎮(zhèn)狗牯腦茶山,無論山上山下的田園土坎,還是村民的房前屋后,都遍布著茶樹。早春三月,采茶正當時。山里的茶園還彌漫著濃濃的晨霧,茶樹叢中已是人頭攢動,猶如大海中緩緩游弋的點點彩帆,好一幅美麗的采茶圖。
如果說茶姑們揮舞纖纖細手采茶,是一幅山水間的秀美圖畫,那么山村之夜人們三五聚首,一邊喝夜茶一邊談天說地,則是一幅升騰著地氣的煙火畫卷。飲茶融入鄉(xiāng)土生活,少了幾分風雅,卻多了幾分自在。茶不似酒,卻也讓人沉醉在濃郁的芬芳中。
三十年前,我借調到湯湖,辦公地點就在茶山邊的白土村。在這里我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一有空就跑到對面梁伯家去喝夜茶,那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日落西山,炊煙升騰。在茶山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便趕往梁伯家喝茶去。梁伯家是地道的茶農人家,粉墻黛瓦的老屋,桌椅都是原木的,墻上掛著蓑衣、斗笠,墻角擺著被磨得溜光的犁耙、鋤頭,自然質樸之中帶著田園生活的隨性與親切。
在梁伯家喝茶,泡茶的是梁伯家的大女兒。她泡茶,火是梗柴生火,壺是上代留下的老式銅茶壺,水是山泉水,泡沏的是狗牯腦山上的香茗。觀杯中清茶,嫩葉載浮載沉。聞著沁人心脾的茶香,輕輕地細啜一口,滿嘴的芬芳。勞作了一天的茶友們似覺兩腋風生,疲勞、困頓都融進清茶的甘醇之中了。
于是乎,話匣子打開了,話題扯得老寬、老遠。有說兒媳婦孝順、妯娌團結的,也有說年成、子女的,誰家子女讀書厲害,誰家子女在哪任職……幾輪續(xù)水,夜色愈深,大家談興愈濃,真是“小天地,大場合,讓我一席;論英雄,談古今,喝它幾杯”……
時間恍如白駒過隙,一晃三十年。我再回茶鄉(xiāng),湯湖的茶園變大了,產量也不知翻了多少番。狗牯腦茶在鄉(xiāng)親們的打理下,名氣越來越大,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三十年了,茶鄉(xiāng)人愛喝夜茶的習慣卻始終未改,若要論其中有什么變化的話,最明顯的便是喝夜茶的隊伍擴大了——老年人鐘情依舊,年輕人追逐新潮,“茶鄉(xiāng)夜茶”頻頻被年輕人“曬”到網上,吸引天南地北的朋友爭相前來“打卡”。
品茶時的話題也有了變化。一些夜茶老店悄然化身為交流致富信息的“信息站”。夜茶桌上的話題從家長里短的議論,變成了誰家的新品種茶賣得好、哪里的制茶技術走在了前沿。聊天的中心人物,也變成了那些走南闖北、了解市場信息和致富技術的茶農。他們暢談自己的致富經驗,交流商情和購銷信息,傳授制茶實用技術。茶桌邊,一縷茶香伴隨著的,是專注的傾聽和似有所悟的附和聲。
茶農們的生活也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許多茶農的年純收入達到二十多萬元,高的更是有三四十萬元。如今,農家舊舍已經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富有現(xiàn)代特色和時代氣息的新樓。在樓里喝夜茶,自然與以前不同,液晶電視里播報著新聞,柔和的燈光照著四壁的書柜和精致的茶器……
呵,茶鄉(xiāng)的夜茶早已今非昔比,不變的是那氤氳著幸福的香氣。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10日 20 版)(責編:衛(wèi)嘉、袁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