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夏天剛一轉(zhuǎn)身,玉米就躥出了一拃長的個頭??隙ú皇且灰归L出來的,留在地里的麥茬曾擋住了它們?nèi)跣〉纳碛?,?dāng)它們順著麥茬爬上來,與麥茬肩并肩,甚至還微微冒點頭時,它們的存在才忽然被發(fā)現(xiàn)。
它們拼命地吸取養(yǎng)分,鉚著勁兒往上躥。不多時,玉米就會挺拔起來,載起莊稼人的希冀。
在豫西北,人們習(xí)慣稱呼玉米為“玉黍”,更接地氣兒,也更親切,就像莊稼人叫不慣自家孩子的學(xué)名,更喜歡大著嗓門直呼小名。玉黍,玉黍,一聽就是五谷雜糧。沒有什么能比五谷雜糧更能讓莊稼人高興,讓他們的臉龐上露出憨厚又欣慰的笑容。
僅僅一月有余,玉黍已經(jīng)長了半人多高。前幾日還在地里彎著腰間苗的莊稼人,這時候需要伸出雙臂撥開玉黍葉子才能走進田里。葉子已由碧綠轉(zhuǎn)為深綠,又長又寬,上面布滿了細(xì)密的絨毛。若是光著胳膊腿下田,它們會毫不客氣地在你的手臂、小腿上留下一道道痕跡。所以莊稼人都會穿上長袖衣服、長腿褲子,再走進田里。
再過幾日,玉黍就高過頭頂了。它們仿佛從一開始就知道時間緊張,從發(fā)芽到成熟,滿打滿算不過幾十天,所以從一開始,它們就帶著一種天然的緊迫感,爭分奪秒,晝夜不歇。這一點,莊稼人最清楚。第一縷陽光還未出現(xiàn)時,莊稼人就已經(jīng)站在了地頭巡視,他們能聽見玉黍稈子拔節(jié)以及玉黍葉子舒展的聲音;頂著毒辣的日頭,他們忙著給玉黍施肥,好似能聽見養(yǎng)分自下而上在玉黍體內(nèi)流動的聲音;皎潔的月亮給大地灑下一片清輝時,他們攔下堰壩,讓漲滿小河的泉水汩汩流進田里,也流進剛剛結(jié)了穗的玉黍里。莊稼人能感受到玉黍粒正在不停地膨脹,似乎稍一觸碰,甘甜的汁水就會滿溢出來。
此時的玉黍高大、粗壯,一排排、一列列,整齊排列,猶如站在沙場上等待檢閱的隊伍。這是莊稼人的高光時刻,因為有一支浩大的隊伍等候著他們發(fā)號施令。他們卻不吭聲,只是一趟又一趟地在田里走動,彎下腰看看玉黍根部的土壤,低下頭把玉黍葉子拉到眼前仔細(xì)查看,伸出手撕開玉黍棒子的外皮,黃澄澄的飽滿的玉黍粒露了出來,像莊稼人笑起來時的兩排牙齒。
莊稼人沒有言語,玉黍也沒有言語,他們之間的對話是流動在季節(jié)里的風(fēng)和雨,一個默默付出,一個奮力生長。過不了多久,廣袤的大地上會迎來秋天、收獲和喜悅。那是莊稼和莊稼人的金色時光。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4日 20 版)
(責(zé)編:趙欣悅、岳弘彬)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