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張?zhí)N?通訊員?周健佑?王星宇
10月30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已進入每年長達9個月的采暖季。一大早,國網青海河南縣供電公司員工蔡宗唐、趙靖立便來到旦增東智家中,開展安全用電檢查,回訪他們用上電采暖后的變化。
室外寒風料峭,屋內暖意融融,旦增東智的家中彌漫著酥油茶的香氣?!凹依铩焊碾姟螅纫郧鞍踩徽f,還干凈了許多。通過手機就能實時控制室內溫度,真是方便。”旦增東智說。
河南縣位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內,平均海拔3700米。就在幾年前,旦增東智家客廳還架著一臺爐子,爐面常常放上一盆冷水進行加熱,冬天洗碗不凍手就全靠這盆熱水了。因為擔心發(fā)生煤煙中毒,除了客廳,其他臥室都沒有架爐子,客廳的爐子到睡前半小時也要全部熄火。到了晚上,一家人只能蓋著厚重的棉被、毯子入眠。不僅如此,河南縣常年風大,煙囪排出的煤煙經常受大風影響倒灌回屋內。
10月30日,國網青海河南縣供電公司員工在旦增東智家中開展安全用電檢查。周健佑?攝?
“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們生活大變樣。如今,環(huán)境越來越好,生活越過越有奔頭?!钡┰鰱|智的言語里滿是喜悅。今年6月,旦增東智決定將家里再次裝修,借著采暖電價的惠利政策,淘汰了用了6年多的煤爐子,取而代之的是電鍋爐。
锃光瓦亮的瓷磚下,地暖管鋪滿了旦增東智家的三室一廳,讓這間110平方米的屋子溫暖如春。新粉刷過的雪白的墻,再也不是之前被煙火熏得發(fā)黃發(fā)黑的模樣。旦增東智主動領著蔡宗唐看了廁所里嶄新的熱水器。煤爐子“下崗”后,靠著這臺熱水器,熱水可以隨用隨出,很是方便。
如今,得益于三江源清潔取暖項目的推廣實施,越來越多的農牧民享受到了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紅利,綠色、智能、舒適、安全的采暖方式,不僅藍了天空、暖了民心,也促進了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推動了鄉(xiāng)村電氣化水平的提升。
“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高了,我們看在眼里,高興在心里。”看到旦增東智一家幸福的笑容,蔡宗唐對今后的工作信心更足了。
目前正值供暖期,國網河南縣供電公司定期組織員工排查消除10千伏優(yōu)八、優(yōu)九、優(yōu)十路等電采暖重點供電線路的設備缺陷,為全縣4000余戶集中電采暖客戶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同時,該公司還上門走訪供暖公司、電鍋爐及電熱炕使用客戶,了解用電需求,并組織員工義務開展電采暖設備安全檢查,幫助客戶及時消除安全用電隱患。其間,還采取多種形式向客戶宣傳安全用電常識,引導客戶安全用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