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倪元錦
北京市11月14日上線面向社會機構的“防疫健康信息團體簿”服務,旨在細化社會機構的防疫臺賬,做好涉疫風險核查。根據需要注冊登記后,“團體簿”可提供本機構人員健康狀態(tài)、核酸天數(shù)、疫苗注射情況的團體查詢服務,但不替代個人進出公共場所的“健康寶”亮碼、掃碼等應用。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彭雪海在13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團體簿”按照“簡單、易用、安全”的原則設計,提供“機構建”“個人填”“后臺比”“機構用”四類功能。
據介紹,通過微信小程序“比對登記簿”,機構管理員先進入“防疫健康信息團體簿”欄目,填寫單位名稱、地址、管理員姓名、證件號和手機號,經個人身份驗證后程序以二維碼圖片的方式生成機構的“團體簿”。機構管理員可通過微信轉發(fā)或線下通知等方式,將該“團體簿”二維碼共享給需要服務關注的人員。
此外,個人也可自愿掃描“團體簿”二維碼,自主填寫姓名、證件號、手機號信息,經簡單驗證后即可加入。在“團體簿”展示時,除姓名外,其他信息均做脫敏處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