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華鵬 劉勃
1月31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被皚皚白雪覆蓋的當金山。此時,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嘉峪關工務段當金山維修工區(qū)的職工們已經(jīng)開始忙碌,為當天的維修作業(yè)作著準備。
(資料圖片)
敦煌鐵路作為連接甘肅、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區(qū)的重要運輸通道,今年春運期間,每天有14對左右的貨物列車往返于敦煌和格爾木之間,為春運保供提供運力支持。工區(qū)所在地海拔達3000多米,常年高寒缺氧、風沙肆虐,冬季最低氣溫可降至零下20攝氏度以下。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里,59歲的王耀福依然和工友們堅守在這里,守護著敦煌鐵路運輸安全。
職工們都稱王耀福是“老兵”。1988年,在老山前線經(jīng)歷過生死考驗的王耀福轉業(yè)到鐵路,成為一名線路工。參加工作35年,他始終輾轉段管內條件最艱苦的工區(qū)。2019年敦煌鐵路全線開通,已經(jīng)55歲的王耀福再次主動請纓,來到了自然條件更加惡劣的當金山,一干又是三年。
上午9時,王耀福提前來到材料庫準備當天的作業(yè)機具。“最近氣溫低,作業(yè)機具放置一夜容易發(fā)生故障,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提前檢查保養(yǎng),磨刀不誤砍柴工嘛?!蓖跻Uf道。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職工們合力將螺栓機、搗固機等設備搬上小推車,走向距離工區(qū)500米的第一個作業(yè)點——當金山站。
“上行無車,下行無車,可以上道?!?2時40分,“天窗”命令下達,王耀福和工友們進入作業(yè)地點,他率先拿起道尺,對道岔幾何尺寸進行測量,憑借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迅速標注出每一處病害位置。
剛剛檢查到4號道岔,王耀福發(fā)現(xiàn)一處鋼軌軌端有1毫米的肥邊,隨即拿來角磨機和倒棱棒,對肥邊處所仔細打磨。青工井鵬說道:“還是王師傅心細,多小的病害都逃不出你的火眼金睛?!薄皠e看只有1毫米,也得一點點打磨到標準尺寸,你們年輕人干活一定要仔細,安全可容不得一絲馬虎?!闭f罷,王耀福又拿起角磨機認真打磨起來。
道岔病害整治完畢,阿克塞信號工區(qū)開始信號設備調試,王耀福熱情地上前打招呼:“孫工長,有啥問題沒?”“沒問題,都好著呢。”兩人會心一笑?!疤齑啊弊鳂I(yè)結束,王耀福和工友們回到工區(qū),簡單吃過午飯,緊接著乘汽車趕往40公里外的蘇干湖站,徒步對站內道岔接頭、幾何尺寸等逐一進行檢查。
“雖然過程比較辛苦,但是想到我們的精檢細修都是為安全加碼,為旅客平安回家保駕護航,我就更覺得要精益求精?!蓖跻Uf道。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