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蘇華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陽光、藍天、白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9日中午,正是新疆烏恰縣黑孜葦鄉(xiāng)康什維爾村村民做午飯的時候。
村民居來提·庫爾班阿洪在廚房里打火,把抓飯鍋放到燃氣灶上。
“以前做飯燒柴、牛糞、煤,特別麻煩,經常整得一臉灰,現在燒氣做飯方便多了?!本觼硖帷鞝柊喟⒑檎f。
在村民居來提·庫爾班阿洪眼里天然氣就是“不冒煙的柴火”。
2013年以來,得益于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的深入推進,當地農牧民用上了天然氣,從砍柴、拾牛糞等重體力勞動中解脫了出來。
包括居來提在內的262戶村民相繼搬進通了天然氣、裝著壁掛爐的安居房。過上新生活的居來提滿懷熱情地從事養(yǎng)殖業(yè)、種植業(yè),現在,他家養(yǎng)了6匹馬、70多只羊,生活質量比十多年前大幅提升。
2013年8月19日,環(huán)繞塔里木盆地的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全線貫通,遍布著荒漠戈壁的天山之南,崛起一條現代能源新絲路,眾多像居來提一樣當地群眾開啟與“藍金”相伴的新生活。
氣壯南疆,非凡十年。截至目前,這條長達4704公里的“能源動脈”將福氣送入千家萬戶,讓南疆42個縣市、46個農牧團場的800多萬名各族群眾邁入清潔、低碳、環(huán)保的現代文明新生活。
“福氣”奔涌帶動一方振興
8月16日,在阿克蘇市至阿瓦提縣的路上,拜什艾日克加氣站的工作人員正為過往車輛加氣。等待加氣的線路出租車司機感慨:“以前冬天加氣的車隊如‘長龍’,有時要跑到阿克蘇才能加上氣。用上天然氣就方便多啦,我再也不為加氣而發(fā)愁。”
自1999年開始向庫爾勒市供氣以來,塔里木油田持續(xù)加快“氣化南疆”進程。2013年8月,中國石油援疆“一號工程”——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建成投產后,塔里木油田持續(xù)推進天然氣管網聯絡線建設,促進西氣東輸管網和南疆利民管網之間實現互通互聯、互輸互補,有力提升了環(huán)塔里木盆地的供配氣調控能力。
塔里木油田持續(xù)加大油氣資源特別是天然氣的開發(fā)力度,加快落實了克拉—克深、博孜—大北兩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qū)和富滿10億噸級大油氣區(qū),先后開發(fā)克拉2、迪那2、克深、博孜、大北等32個油氣田。
阿克蘇地區(qū)是塔里木油田油氣勘探主戰(zhàn)場,境內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qū)著眼打造全疆能源資源產業(yè)發(fā)展基地,依托塔里木油田資源勘探帶來的‘福氣’,積極延伸油氣化工產業(yè)鏈條,一批重點油氣化工項目建成投產,實現了資源的就地轉化利用。”阿克蘇地區(qū)油區(qū)服務協(xié)調中心主任王克功說。
拜城縣是塔里木油田增儲上產重要地區(qū)。2018年以來,塔里木油田在拜城縣境內開發(fā)的天然氣生產量每年以9.18億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達到205億立方米,占據整個新疆天然氣總產量的50.56%?!疤烊粴獾某掷m(xù)增長,推動拜城縣跨入百億縣市行列。2022年地方生產總值達到145億元,同比2021年增長11%。”拜城縣委常委、副縣長蔣東輝說。
隨著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的延伸與輻射,南疆各縣市以園區(qū)為載體和平臺,打出天然氣深加工鏈新名片,吸引了中泰化工、乙烷制乙烯、天然氣綜合利用等一批重點石油石化企業(yè)沿著塔里木油氣開發(fā)戰(zhàn)線落腳,借“氣化福利”做足經濟文章。
降污增綠“氣染”優(yōu)美南疆
82歲的阿依先古·克吉克家住喀什古城。2013年以來,隨著喀什市老城區(qū)房屋改造和天然氣入戶配套工程的開展,阿依先古家的小廚房也“煥然一新”,“取暖靠燒柴、做飯滿身灰”的生活徹底成為了歷史。
“用上天然氣的第一件事是做了一頓抓飯。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吃上香噴噴的熱飯!”阿依先古·克吉克看著灶爐里“鉆出腦袋”的藍色火苗,眉開眼笑,笑容甜得像吃了蜜一般。
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建成投運后,喀什地區(qū)多個縣市實現了管道氣化,改善了喀什地區(qū)能源消費結構、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產業(yè)結構,群眾生活也得到極大改善。
據計算,天然氣普及之后,喀什市民一年里有180多天能見到藍天白云。與古樸建筑相映成趣的明黃色天然氣管道,已成為喀什古城綠色發(fā)展的嶄新“記憶”。
這份可喜變化,令和田地區(qū)的人民也深有同感。得益于塔里木油田和田河氣田的天然氣資源優(yōu)勢,和田市以清潔能源助力綠色發(fā)展,大力推動城市“煤改氣”工程,建成總噸位1102噸的天然氣鍋爐586個,完成居民入戶率占比達91%,成為新疆第一個以天然氣整體集中供暖的城市。
把民生用氣放在第一位
把民生用氣放在第一位,是塔里木油田保障南疆用氣的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塔里木油田陸續(xù)建成了英買凝析氣田輸氣站聯絡線,實現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管網和西氣東輸管網互聯互通、相互調配;建成了大北、阿瓦提、烏什、大橋鄉(xiāng)等支線,持續(xù)擴大供氣范圍;建設了喀什、三岔、澤普、和田等4個壓氣站,形成了“四級五段”增壓保供模式,持續(xù)提升保供能力。
近年來,塔里木油田攥緊資源“家底”,加快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大力實施油氣生產能力提升行動,始終把提升南疆天然氣供應能力作為責任使命,著力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落地,讓科技創(chuàng)新和數智化轉型彰顯強大生產力。
“數字化武裝下的南疆天然氣利民管網,場站各項生產信息全面實現數字化采集、遠程操控和集中管理。數據平臺一鍵掌控的智慧管理模式,讓‘采、控、管’等各項生產操作更加精準、精細、及時,為南疆天然氣增壓‘穩(wěn)、準、精’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彼锬居吞镉蜌膺\銷事業(yè)部南疆利民油氣儲運中心副經理李曉波說。
如今,環(huán)塔里木盆地輸氣管網供氣點增長至79個,年供氣量從2012年的25.27億立方米增加至2022年的56.3億立方米,塔里木油田累計向南疆供氣超540億立方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