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陳皮柑的神奇之處,在于“長皮不長肉、皮甜肉不甜”。自古“精華在皮”、“皮貴肉賤”,本地“種柑取皮,果肉棄之”已逾千年歷史。
凡草木有情之品,皆由天、地二氣交應而成。天氣、地氣不同,物產(chǎn)大不相同,新會陳皮便是如此。
經(jīng)歷了2022(庚寅)年底的疫情“狂飆”,新會陳皮的養(yǎng)生功效、收藏價值被更多有識之士認可。但是市面魚龍混雜,消費者莫衷一是,難以選擇。
我們請教了若水堂陳皮負責人成寅,了解到一些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若水堂陳皮(廣東新會陳皮百年商號,已有138年歷史),早年曾被霍英東先生稱為“比黃金還要珍貴的陳皮”。其道地性的“母樹原種”陳皮受到藏家認可。
(一)、精華在皮不在肉
世間物產(chǎn),皆由天、地二氣交應而生。天氣、地氣不同,物產(chǎn)大不相同,新會陳皮亦是如此。
新會陳皮柑(茶枝柑)最神奇之處,在于“長皮不長肉、皮甜肉不甜”。自古就“精華在皮”、“皮貴肉賤”。
兩宋以來,新會人即“種柑取皮”。果皮甘甜醇香,“果肉干澀,不堪食之”。
天下陳皮,新會最佳。皆因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水土環(huán)境,可說是“獨得天地造化”:
新會地處粵東小盆地,南海的臺風登陸口,典型的熱帶海洋氣候,氣候溫暖潮濕,四季有一定溫差。非常適合陳皮柑的繁殖和陳化。
狹長的海岸線伸入內(nèi)陸,海水伴著臺風頻頻倒灌傾瀉。千百年來,新會常浸泡在這海水之中。
山海相連、兩江三水(西江、譚江、南海海水)融匯。若水堂陳皮母樹原種柑園便處在這咸淡交融之中。
(二)、藥、食、茶同源
原種新會陳皮“藥、食、茶同源”,入方和百藥、入膳調(diào)百味,亦是一道上乘名貴的茶飲。最神奇的,它具有“陳久者良”的活性,越老越寶、越存越香。
一、好茶
歲月究竟是什么味道?
一片陳皮給出了答案。
一片道地好陳皮,以“茶”的標準來評價,不論入口、舌感、回甘、喉韻、體感等方面,都堪屬上乘,彌足名貴。
若水堂原種陳皮,聞之,有原種特有的藥香;湯色金黃油潤;入口甜潤、回甘柔和、氣息醇香;有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之感。
二、良藥
“千年人參,百年陳皮”。此言絕非泛泛。一片陳皮,與人參齊名。廣東人眼中,人參縱然名貴,道地的新會原種老陳皮更有獨到、廣泛的妙用。
陳皮雖不似人參能補氣,卻能調(diào)氣、理氣,行氣、通氣。氣行則血通,氣血通暢,病已去大半。
氣血不通,一味進補,必然無法通達運化,補有何益?
故陳皮之性,在“以通為補”、“通即是補”。
新會陳皮“入脾、肺二經(jīng)”、“健脾胃、理肺氣”、“培補后天之本,調(diào)理一身之氣”,具有確切卓著的功效。其優(yōu)于外地皮之處,歷代本草不乏闡述。
葉天士批注的理氣化痰方“二陳湯”中,特別注明要用新會陳皮。古來很多典籍和醫(yī)案,對新會陳皮獨特的功效更是不吝筆墨。
三、收藏
嶺南一帶人家,多有收藏陳皮的傳統(tǒng)。家藏陳皮,以應不時之需,保一家老小平安(健脾、和胃、理嗽、化痰、散寒......);
新會是著名的“僑鄉(xiāng)”。早年新會人漂泊海外,隨身都會帶陳皮,充作防病甚至保命之物。隨著華人在外打拼的腳步,“新會陳皮”早已享譽海外。
歲月如金,留下了珍寶。
新會陳皮“陳久者良”、“越存越香”、“以老為貴”,母樹原種陳皮更因產(chǎn)量稀少,極具升值潛力和收藏價值。
近年來嫁接育苗的大行其道,更造成若水堂等原種年份老皮越發(fā)珍稀,喝掉一片便少一片,可說是“一皮難求”。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藏家正不惜重金,搜尋這些“歲月遺珍”。
過去十年,若水堂原種小油身陳皮每年皆有一定幅度漲價,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