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2021騰訊云啟產業(yè)生態(tài)年會正式召開。
會上,小鵝通創(chuàng)始人兼CEO鮑春健發(fā)表了以《小鵝通:不一樣的To B之路》為主題的演講。借助小鵝通的四年成長歷程,分享了他對To B賽道的觀察和思考。
服務130萬家企業(yè),覆蓋136個細分垂直領域
經過四年的發(fā)展,小鵝通已經變成“小肥鵝”。
目前小鵝通注冊客戶數已達130萬,產生了1500萬的知識商品。在領域拓展方面,小鵝通覆蓋了教育、知識付費等136個細分垂直領域。
在做小鵝通之前,鮑春健在騰訊工作了9年。趕上“互聯(lián)網+”的創(chuàng)業(yè)熱潮,他也跟著頭腦一熱就毅然辭職創(chuàng)業(yè)。
創(chuàng)業(yè)初期,鮑春健和他的同事們基本上嘗試過力所能及范圍內的“互聯(lián)網+”模式,基本都以失敗告終,困難的時候只能靠做外包維持。
一次偶然的機會,吳曉波找到了鮑春健做知識付費的SaaS。鮑春健表示,吳曉波當時就強調了這個產品的重要性,未來將有成千上萬的用戶使用。
幸運的是,2016年底,知識付費迎來蓬勃發(fā)展,包括十點讀書在內的大咖都找到了小鵝通。
2018年開始,伴隨教育線上轉型的大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逐漸走向線上,包括一些考研、英語培訓等機構紛紛成為小鵝通的客戶,小鵝通也在新教育服務商的路上越走越順。
2019年底,小鵝通加入騰訊WeCity共創(chuàng)營。2020年初,剛剛融資完成的小鵝通就碰上了疫情,用戶漲了十倍的數量級。
做企業(yè)應該“善變”,伴隨成長定義自身位置
鮑春健表示,做企業(yè)應該學會“善變”,隨時更改自己的定義。
過去四年,小鵝通自身的定義每年都在變。鮑春健表示,原來的用戶都在線下,由于移動互聯(lián)網、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在微信的生態(tài),需要在生態(tài)里固定一些商業(yè)的場景,過去小鵝通已經有了交易、用戶管理一系列的能力。
但其實,小鵝通無形當中踩中基于內容溝通這一點,不論是知識付費、在線課堂還是招聘,其實都是在幫著組織通過內容的形式,產生對于目標人群的影響,這群人可能是員工,可能是合作伙伴,也可能是消費者,最終實現交易或合作的目的。
為了未來可以對這些客戶進行持續(xù)的服務,小鵝通以微信、企業(yè)微信作為小鵝通底層的設施,把功能做了劃分,實現了全流程的閉環(huán),從公域到私域的過程。
鮑春健表示,小鵝通能有今天的成績,運氣是一部分,但前提一定是準備好迎接運氣到來。
疫情期間,為了搭建起在線課堂,幫助學校復學,小鵝通從2020年初就動員全部技術人員參與到抗擊疫情中。鮑春健表示,那段時間基本上每天大家只能睡5個小時,持續(xù)了大概四個月的時間。
“橫幅文化”是小鵝通的一大標志。鮑春健表示,公司墻上全部畫著功能開發(fā)的橫幅,就是什么功能,哪天上線等,進而激勵每一位技術人員。
鮑春健認為,SaaS產品更重要的是有沒有為客戶提供真正有幫助的服務。疫情期間,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小鵝通緊急增加了客服人員,從50人增加200人。后疫情時代,小鵝通為了更高的服務質量,客服人員變成了拉群服務,一個客服管兩百到三百個群,提供7×24小時服務。
與客戶直接溝通,做客戶的CTO
鮑春健也在分享中表示,做To B服務過程中客戶的信任也是小鵝通安身立命之本。
伴隨小鵝通的成長,企業(yè)規(guī)模越來越多,客戶越來越多,客戶信息的反饋成了鮑春健的難題。
過去一年,鮑春健開通了“給老鮑提需求”的直播,通過直播的形式與客戶直接溝通,解決了非常多的溝通問題。
鮑春健表示,直播的時候,七八個產品的負責人,一起跟著聽客戶的聲音,公司所有電視都在播放直播,無論是產品經理還是寫代碼的工程師,都知道這個需求是怎么來的,直接解決了信息溝通不對稱的問題。
解決問題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客戶信任。做SaaS或者To B,不能只賣工具,后續(xù)的迭代維護,新功能的開發(fā)以及需求理解都需要保證。鮑春健認為,做SaaS或者To B,應該做客戶的CTO。
演講最后,鮑春健表示,目前小鵝通做的事情,跟他在騰訊做的事情沒有本質區(qū)別,只是換了一種方式。以前在騰訊是以部門的方式為騰訊的業(yè)務服務,今天是通過小鵝通這個公司幫助中國的中小企業(yè)提供能力支撐。
他始終強調:“把工具交予思智精英,我們只凝神靜聽。工具是我們的專業(yè),思智精英是我們的客戶,凝神靜聽是我們的態(tài)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