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止血(hemostasis)對于預防過度失血非常重要,然而如果存在過度反應和纖維蛋白的失控形成的話,就會增加機體血栓的形成風險,近日,一篇發(fā)表在國際雜志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題為“Platelet glycoprotein V spatio-temporally controls fibrin formation”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爾茨堡大學等機構(gòu)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血小板糖蛋白GPV或許能作為機體止血和血栓形成的核心調(diào)節(jié)子,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有望幫助開發(fā)新型的治療性策略。
當我們的血管被割傷、擦傷或碰傷時,止血和傷口的包扎或許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過程稱之為止血,其涉及兩個主要部分,首先,血小板會吸附到傷口邊緣并形成一個“塞子”,暫時密封傷口;隨后就會啟動血液凝固或凝固級聯(lián)反應,并導致長纖維蛋白纖維的形成,并能與血小板一起緊緊地封住傷口。然而,如果纖維蛋白的形成過量(比如在慢性傷口中),就會發(fā)生血栓形成和隨后的血管閉塞,因此,纖維蛋白形成的嚴格調(diào)節(jié)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是具體清楚血液凝固過程是如何被限制的。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機體凝血的新型調(diào)節(jié)機制。
圖片來源: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23). DOI:10.1038/s44161-023-00254-6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識別出了一種根本性的新機制,他們首次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開關(guān)點,其能調(diào)節(jié)機體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過程,這個開關(guān)就是糖蛋白V(GPV),其能在血小板表面進行表達,GPV控制著凝血酶(thrombin)的活性,而凝血酶則主要負責纖維蛋白的形成。凝血酶是機體凝血過程中的一種關(guān)鍵酶類,其活性必須得到精確地時空調(diào)控,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都知道,在血小板被激活期間,表面受體GPV能被凝血酶所裂解,從而將GPV以一種可溶的形式釋放出來。
然而,該受體的生理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未知的,利用遺傳學和藥理學手段,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凝血酶所介導的對GPV的理解或許就會限制纖維蛋白的形成,而通過保持與凝血酶的結(jié)合,可溶性的GPV就能改變凝血酶的活性以便其能形成更少的纖維蛋白。在實驗性血栓形成模型中,可溶性的GPV被證明能預防血管閉塞性血栓的形成,并會導致對實驗性中風和相關(guān)大腦損傷的顯著保護效應。
在另一種方法中,研究人員產(chǎn)生了能針對GPV的抗體,從而就能預防凝血酶所介導的GPV的裂解,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些抗體能增加凝血酶的活性,從而導致纖維蛋白形成的增加,而研究者的想法就是在止血功能受損的背景下使用這些抗體從而來增加纖維蛋白的形成。除了遺傳原因外,血小板數(shù)量的減少或功能受損或許就是因為藥物治療而引發(fā),從而就會導致止血功能受損,而利用諸如氯吡格雷(clopidogrel)等血小板聚集抑制劑(能被用來預防心臟病發(fā)作或中風,并能治療機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等疾?。﹣磉M行治療或許就會損傷血小板的功能。
最后研究者表示,在一個止血的實驗模型中,我們所開發(fā)的新型抗體的確能在原本不可能止血的條件下來幫助恢復機體的止血功能,這就表明,通過增強凝血酶依賴性的纖維蛋白的形成就能支持止血,而抗GPV療法或許具有強大的臨床潛力,后期還需要科學家們進一步詳細調(diào)查研究來闡明。(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Beck, S., ?ftering, P., Li, R.et al.Platelet glycoprotein V spatio-temporally controls fibrin formation.Nat Cardiovasc Res(2023). doi:10.1038/s44161-023-00254-6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