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部分地區(qū)引發(fā)洪澇災害。廣大現(xiàn)役軍人聞令而動奔赴抗洪救災前線,退役軍人志愿救援隊迅速行動,在紅色文化厚重的華北平原再次形成“軍民攜手,共克時艱”的動人場景。時值“八一”建軍節(jié),人民子弟兵以這種方式度過節(jié)日。鮮紅色軍旗,因他們而更加艷麗。
有一種希望叫“人民子弟兵”?!叭娨獔猿职讶嗣穹旁谛闹?,牢記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圣職責,堅決保衛(wèi)人民和平勞動和生活?!比嗣褴婈犠哉Q生以來,就把一切為了人民寫在鮮紅的戰(zhàn)旗上、裝在官兵的心坎里。這次洪水災害中,上千群眾在一列火車上被困72小時,補給耗盡,亟需救援。指戰(zhàn)員冒著塌方、泥石流的危險,背著物資沖鋒救援;直升機駕駛員,頂著惡劣天氣空投物資。有群眾獲救后感動落淚,“有人民的地方就有子弟兵”“你們是救命恩人,謝謝你們”“我們是一家人”……一句句感言,匯聚成一句話“人民軍隊愛人民”。當人民身處險境,一句“子弟兵到了”總能給予安全感?!盀槿嗣穹铡钡男拍钜呀浿踩胙},鑄成這支人民軍隊的靈魂。軍魂閃耀,映照出一個個英雄的名字;軍旗飄揚,昭示著96年的歲月芳華。
(相關資料圖)
有一種承諾叫“退役不褪色”?!耙宦暤?,一生到”。這是眾多退役軍人向黨和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7月31日18時22分,退役軍人、消防員馮振犧牲在北京抗洪一線,生命定格在30歲。他為營救遇險群眾和隊友,緊急時刻將生的機會留給他人,體力不支壯烈犧牲,被評為烈士,追記一等功。在他身后,陸續(xù)有退役軍人趕往災區(qū)參與救援工作。在北京市房山區(qū),由退役軍人組成的軍紅救援隊,駕駛沖鋒舟挨家挨戶搜救被困人員。為了多帶救援物資,他們精簡保障裝備,困了就在簡易折疊床上打盹,一直奮戰(zhàn)在前線。正如隊長所言:“如同救援隊的名字‘軍紅’一樣,我們的一顆紅心‘退役不褪色’”。像他們一樣,千千萬萬退役軍人回到地方,依然記得當年面對軍旗的誓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贝┥宪娧b,他們是保家衛(wèi)國的堅強柱石,脫下軍裝,他們依然活躍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有一種力量叫“中國人民”?!白顐ゴ蟮牧α渴峭暮狭Α薄T跒碾y面前,沒有天生無畏的英雄,只有選擇勇敢的凡人。在河北涿州碼頭鎮(zhèn),救援人員用鏟車撤離被困人員的時候,群眾高喊“抱孩子的先上!”人群閃出一條通道,讓僅出生40天的嬰兒與家人率先撤離。在北京門頭溝落坡嶺村,600多位村民把家里僅存的食物拿出來,援助被困的近千名旅客。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孟二梅噙著淚水講述:“我們有一口吃的,就不讓乘客餓著。”在K396列車乘客撤離途中,一位70歲老奶奶把分到的飲用水倒給攙扶她的小戰(zhàn)士,拉著他的手心疼地直抹淚:“他夜里都沒睡覺,太心疼了,比我小孫子還親?!敝腥A大地上一幕幕人民團結互助,軍民勠力同心的故事正在上演。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當再次面對洪水的考驗,我們不害怕、不退縮、不低頭,因為我們背后有人民軍隊的英勇頑強和軍民團結一心。我們相信,在這股磅礴力量面前,洪魔很快會退去,勝利屬于偉大的軍民。
各位戰(zhàn)友
2023年《中國退役軍人》雜志
已開啟訂閱通道
↓↓↓
推薦閱讀
文章來源:中國退役軍人(ID:zgtyjr)。轉載需注明來自“中國退役軍人”微信公眾號,否則視為侵權。
作者:中國退役軍人·全媒體評論員 王棟
原標題:《洪災肆虐,有一種安全感叫“子弟兵來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