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杜燕飛)4月21日,2023紫金網絡傳播創(chuàng)新峰會暨大運河文化傳播論壇在南京舉行。本次峰會以“運河千年 創(chuàng)融未來”為主題,共商大運河文化傳播之道,共繪新時代網絡傳播創(chuàng)新藍圖。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總編輯郁寶平在峰會上表示,要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讓大運河文化更好地走進校園和生活,講好中國運河故事。
郁寶平介紹,從2012年開始,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用8年時間,組織全國100多位專家編纂出版了第一部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共9卷1400萬字,首次構建了運河通志的研究框架體系,全面記述中國運河的河道變遷、水利工程、運營管理、漕運通航、沿線重點城鎮(zhèn)、社會文化現(xiàn)象、重要歷史人物,理清大運河的歷史變遷、文化演進和發(fā)展脈絡。
“《中國運河志》屬于運河文化專業(yè)出版,主要是面對高等院校、專家學者。在此基礎上,我們推出了運河文化的大眾出版、運河主題的融合出版,用好讀的圖書講好中國運河故事?!庇魧毱浇榻B,在大眾出版領域,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打造了《大運河畫傳》,組織6個國家的專家編寫《世界運河文叢》;在融合出版領域,開發(fā)了“數(shù)字中國·大運河文化數(shù)字資源庫”,以《中國運河志》為基礎,集聚權威、專業(yè)、系統(tǒng)的知識信息。
在他看來,關于運河文化的傳播有兩個“進”。一是“進”校園,對于青少年這一代,要讓他們從小感受到運河文化,感受這種傳統(tǒng)文化,非常必要;二是“進”生活,讓運河文化和大眾生活結合起來,讓他們更加理解運河文化、傳承運河文化。
“如何用新的載體形式、新的傳播形式、新的呈現(xiàn)方式把運河文化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是我們文化傳播企業(yè)努力的方向?!庇魧毱奖硎?。
(責編:王仁宏、呂騫)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