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新聞周刊》網(wǎng)站近日報道,歐洲空間局(ESA)建造了一種原型設施,旨在利用月壤模擬物制造氧氣。目前他們正在完善并調(diào)整這一設施,希望最終建造出“試驗工廠”,在月球上利用真正的月壤制造氧氣。一旦成功,有望在未來太空探索及定居月球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月壤包括月球上的塵埃、土壤、碎石及相關物質(zhì),月壤中包含40%—45%的氧氣,但這些氧氣無法直接利用,因為它們與月壤通過化學作用結合在一起。要提取這些氧氣,必須借助熔鹽電解技術處理月壤。
為利用月壤制造氧氣,ESA在位于荷蘭的歐洲太空研究與技術中心(ESTEC)建造了氧氣生產(chǎn)設施。在ESTEC的設施中,研究人員首先將月壤模擬物與熔融氯化鈣鹽一起放入金屬籃中,將其加熱到950℃,隨后對月壤模擬物通電,從而提取出氧氣。這一過程還會產(chǎn)出一種重要的副產(chǎn)品,即一種有用的合金。
ESA研究員亞歷山大·默里斯說:“新設施已在運行,我們可對其進行微調(diào),例如降低運行溫度等。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試驗工廠’,使用真正的月壤在月球上持續(xù)制造氧氣。”
該項目研究成員之一、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貝絲·洛馬克斯說:“鑒于多國航天機構希望不久的將來在月球上建立長期居住地,能從月球上的資源中獲取氧氣,對未來的月球居民而言,無論是用于呼吸還是就地生產(chǎn)火箭燃料,都將非常有用。”
ESA結構、機械和材料部負責人湯瑪索·吉迪尼指出,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計劃執(zhí)行載人登月任務,將宇航員送往月球并在月球居住一段時間。“為更好地完成這一使命,我們正嘗試借助工程方法系統(tǒng)性地就地利用月球資源。我們正與來自人類和機器人探索局、歐洲工業(yè)界和學術界的同事合作,提供一流的科學方法以及類似的關鍵支撐技術,讓人類未來能在月球甚至火星上長期停留。”(記者劉霞)
關鍵詞: 利用月壤制造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