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動物功能基因組學創(chuàng)新團隊,提出一種利用外切酶組合(又稱“分子剪刀”)降低三維基因組學系列技術(C-技術)“噪音”的新策略,可有效提高基因功能解讀準確性。相關成果新近在線發(fā)表于《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雜志。
團隊首席、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研究員張玉波介紹,近年來,用染色質構象捕獲技術(C-技術)來解讀基因功能,在三維基因組學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3C、4C、5C和Hi-C等一系列C-技術應運而生;但所獲得的基因互作假“陽性”比例較高,相當于“數(shù)據噪音”,影響了解讀準確性。
該項研究篩選了一系列高效的外切酶組合,可以有效地消除線性DNA及后續(xù)測序結果中的“噪音”來源,提高解讀準確性。在標準Hi-C中驗證發(fā)現(xiàn),可以將鄰近連接后體系中的有效互作模板比例從約40%提高到約80%。該策略可以在不同的C-技術中加以應用,預期均會有效降低技術“噪音”。
研究得到國家青年特聘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中國農科院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和大鵬新區(qū)等項目資助。(記者 瞿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