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在人類歷史上,天然化合物是發(fā)現(xiàn)和改進藥物、制造香料等化工產(chǎn)品的基礎原料。萜類化合物是種類最多,結構最多樣的天然化合物家族之一,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感染、降血壓、增強機體免疫、鎮(zhèn)痛等多種生物活性。單萜化合物(C10),如檸檬醛,芳樟醇,香葉醇,檸檬烯等物質(zhì),因其具有芳香性、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廣泛用于化工、精香料、醫(yī)藥和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等領域。
日前,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特色林木資源育種與培育研究團隊在《林業(yè)研究》(Forestry Research)在線發(fā)表了題為“Overexpression of 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enhances?the?monoterpene?content?in?Litsea?cubeba(LcDXR促進山蒼子單萜化合物的合成)”的研究論文。該文篩選鑒定了精油合成途徑關鍵基因DXR,為揭示樟科精油合成機制提供理論基礎,為山蒼子定向培育出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栽培品種提供科學依據(jù)。
山蒼子(Litsea cubeba (Lour.) Pers.),隸屬樟科(Lauraceae)木姜子屬(Litsea),鮮果皮精油含量高達到4%-7%,是我國重要的香精香料樹種。山蒼子精油因其具有芳香、抗病毒、殺菌、消炎等豐富的生物活性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作物蟲害防治和高級香料等領域。山蒼子栽培面積21.06萬畝,占全國經(jīng)濟林總面積的0.04%,我國山蒼子精油年產(chǎn)量14.01萬噸,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供不應求。
山蒼子精油中的單萜化合物含量高達98%,因此如何基于生物合成途徑的關鍵基因提高單萜的產(chǎn)量成為山蒼子分子育種的熱點。脫氧木酮糖磷酸鹽還原異構酶(1-deoxy-D-lxylulose?5-phosphate?reductoisomerase, DXR)作為甲基–D–赤蘚醇–4–磷酸途徑(MEP)生物合成途徑中碳流的分支點,是催化MEP途徑第二步的關鍵限速酶。本研究基于山蒼子基因組鑒定了1個DXR基因。組織特異性表達分析發(fā)現(xiàn),LcDXR在根、莖、葉和果實均有表達,在果實發(fā)育前期和中期顯著高表達,說明LcDXR可能在山蒼子果實單萜合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酶活性分析表明,重組LcDXR蛋白以NADPH為輔因子催化DXP。瞬時過表達LcDXR顯著增加了山蒼子中單萜的含量。進一步對過表達LcDXR煙草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包括檸檬烯、α-蒎烯、桉葉油醇、芳樟醇、萜品醇和樟腦在內(nèi)的單萜化合物的產(chǎn)量增加了近5.9倍。同時,LcDXR的過表達通過串擾和反饋機制激活了單萜生物合成的代謝通量。本研究結果表明,LcDXR是山蒼子和其他植物單萜合成途徑中的關鍵基因,是創(chuàng)制高含量精油山蒼子的有效靶點。
LcDXR促進山蒼子精油中單萜化合物的合成。
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趙耘霄為第一作者,中國林科院副院長汪陽東研究員為本文的通訊作者。
(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