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1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峰會暨中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教育論壇年會在長沙正式召開。會上,綠盟科技與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發(fā)布《APT組織情報研究年鑒》,與網絡威脅數據聯盟聯合承辦“網絡威脅數據研討分論壇”,綠盟科技集團副總裁李晨、平行實驗室負責人肖巖軍受邀出席并發(fā)表演講,共享網絡安全人才培養(yǎng)新思路、新實踐、新成果。
兩載研究——知識圖譜與大數據技術全面追蹤APT組織動向
在主論壇中,綠盟科技與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發(fā)布《APT組織情報研究年鑒》,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網絡威脅數據聯盟專委會主任田志宏與綠盟科技集團副總裁李晨現場共同見證。
該年鑒是綠盟科技和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依托共建的“網絡安全威脅情報分析聯合實驗室”,經過逾2年的深入合作研究產出的重要成果,借助網絡空間威脅建模知識圖譜和大數據復合語義追蹤技術,對全球380個APT組織知識進行了知識圖譜歸因建檔,形成APT組織檔案館,并對APT組織活動進行大數據追蹤,從而對本年度新增和活躍的攻擊組織的攻擊活動態(tài)勢進行分析。
產學研融合創(chuàng)新 展望網絡安全人才廣闊未來
綠盟科技集團副總裁李晨
隨后,綠盟科技集團副總裁李晨以《綠盟科技產學研融合實踐與展望》為題,針對網絡空間安全需要的三類人才進行分析,并介紹了綠盟科技堅持“以人為本、實踐引領、價值交付”為核心的產學研合作框架。
綠盟科技成立21年,時刻緊跟落實國家政策要求,發(fā)揮網絡安全企業(yè)責任擔當。在產業(yè)發(fā)展方面,整合科研力量,深度構筑漏洞挖掘與分析能力建設,實現安全編排、5G安全等前沿安全領域研究探索,利用科研力量助推公司產品與技術更新迭代,通過產業(yè)應用反饋提升科研能力水平。
在校企合作方面,綠盟科技對內建立八大實驗室,攻關云計算、物聯網、車聯網、大數據、自動化攻防等技術難點;四大戰(zhàn)隊連年斬獲各大型網絡安全賽事獎項,夯實企業(yè)技術與人才基礎;對外聯合高校共建學科實踐平臺、網絡實訓靶場、師資培訓基地、安全技術實習基地,綠盟科技提供企業(yè)導師,與高校教師實現雙導師培訓,向網絡安全行業(yè)持續(xù)輸出人才。通過“普及安全、建立基地、培訓師資、共建課程、培訓認證、網安競賽、科創(chuàng)服務、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八大措施支撐產學研結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科研支持方面,CCF-綠盟科技“鯤鵬”科研基金自2017年成立以來已累計發(fā)布四期,支持項目49項。切實推動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的同時,促進外部科研機構優(yōu)秀研發(fā)能力與綠盟科技產品價值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構建互動合作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生態(tài)圈。
綠盟科技平行實驗室:ISR情報監(jiān)視偵察體系練就火眼金睛
綠盟科技平行實驗室負責人肖巖軍
綠盟科技與網絡威脅數據聯盟聯合承辦“網絡威脅數據研討分論壇”,綠盟科技平行實驗室負責人肖巖軍做《APT攻擊組織ISR情報監(jiān)視偵察體系》主題分享。肖巖軍表示,綠盟科技平行實驗室專注于研究網絡空間戰(zhàn)略、技術和管理框架的知識表述和知識學習,結合AI人工智能、靶場和數字孿生來實現平行化智能,實現網絡空間可視化指揮治理。從綠盟科技平行實驗室團隊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獲得的APT組織情報中,可以總結出APT宏觀態(tài)勢具有如下特征:
亞洲是APT組織重點關注的區(qū)域;APT組織主要通過暴露在互聯網的應用服務以及郵件投遞具有漏洞的MS OFFICE文檔進行初始階段攻擊;APT攻擊偽裝技術的發(fā)展導致APT歸因的復雜性增大;供應鏈攻擊開始成為APT組織的常用攻擊手段;以經濟利益為主要攻擊意圖的APT組織占比逐漸提高;惡意軟件即服務(MaaS)在APT組織中逐漸流行。
通過ISR情報監(jiān)視偵察體系,應用知識圖譜技術有利于網絡安全企業(yè)幫助客戶甄別并解決敵人是誰、在哪、想要做什么等核心問題,同時應用人機輔助進行智能決策。
綠盟科技致力于跟蹤國內外最新網絡安全攻防技術,在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前沿課題研究等領域,已與多家重點高校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未來綠盟科技將持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繼續(xù)以“巨人背后的專家”為使命,以自身安全技術為依托,全面促進網絡安全人才交流,為挖掘、培養(yǎng)及儲備更多網絡安全優(yōu)秀人才貢獻力量。
精彩花絮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蒞臨綠盟科技展位指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