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學氣相沉積方法(CVD)生長石墨烯,日趨成為制備大面積、高品質(zhì)單晶晶粒或者薄膜的最主要方法。然而,十多年來,用該方法生長的石墨烯,總是遜色于膠帶剝離法獲得的本征石墨烯片層。1月9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高力波教授團隊領(lǐng)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雜志發(fā)表文章稱,他們探索出一種可控生長超平整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及其內(nèi)在機制,有望推廣到新材料、新能源應用等重要研究領(lǐng)域。
CVD石墨烯中的褶皺是影響石墨烯物性的重要瓶頸。CVD石墨烯中的褶皺,來源于石墨烯與生長基體的熱漲率差異,石墨烯生長在銅或者鉑等生長基體上,生長溫度多在600度以上,生長完成后降至室溫變引起石墨烯的褶皺。石墨烯中的褶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其性能,并沒有完整的對比數(shù)據(jù)。
因此,如何徹底消除褶皺,并制備出超平滑的石墨烯薄膜,成為提升其品質(zhì)的重點和難點。
在進行大量實驗后,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高比例的熱氫氣,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石墨烯與生長基體之間的耦合作用。
同時,研究人員通過理論模擬發(fā)現(xiàn),處在石墨烯與銅基體之間的氫,在大濃度、高溫條件下,可以減弱二者耦合。在熱氫氣的組分中,質(zhì)子和電子,可以自由穿梭于石墨烯的蜂窩狀晶格。
因此,研究人員推測了質(zhì)子在穿透石墨烯后,有一定概率會再次與電子組合成氫。為此,課題組通過氫氣、氘氣、氦氣等離子體的作用效果對比,驗證了設想的模型。他們采用氫氣等離子體處理褶皺化的石墨烯薄膜,并輔以高溫,逐步減弱并徹底消除石墨烯褶皺。如果在生長石墨烯的同時,引入氫氣等離子體,則生長出來的石墨烯則為完全無褶皺。
由于石墨烯薄膜超平滑,研究人員在清除石墨烯表面其他物質(zhì),尤其是石墨烯轉(zhuǎn)移過程中的轉(zhuǎn)移介質(zhì)PMMA殘留時,還發(fā)現(xiàn)其極易清潔。(金鳳 通訊員 吳煜昊)
關(guān)鍵詞: 石墨烯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