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正月十三,傳說連閻王都害怕的一天,忌3事、吃3食,老傳統(tǒng)別丟了!
(資料圖片)
“請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正月十三,又叫“燈頭生日”,正月十三是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歷節(jié)日之一。有句俗話這樣說: “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 ,意思就是正月十三,就要把元宵節(jié)的花燈點上,一直到正月十八才給它取下來。
在老百姓心中“不出正月都是年”,二月二龍?zhí)ь^之前,幾乎每天都有一些傳統(tǒng)習俗和禁忌,還有人說正月十三這一天,連閻王也害怕,據(jù)說這一天諸事不宜,真的是這樣嗎?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正月十三是什么日子,為啥連閻王都害怕呢?
在民間正月十三也被叫做 “閻王忌” ,神話傳說閻王掌管著世間萬物的生死,他有十三個兒子,仗著自己老子位高權(quán)重,經(jīng)常胡作非為,作惡多端,冤死了很多無辜的人,而閻王不但不管教,還下誑語,即使一個月死一個兒子,他的兒子也死不完,到了過年還會留一個兒子陪自己過年。這種話卻被天上巡視的神仙聽到了,匯報給了玉皇大帝,玉帝大怒,開始懲罰閻王,下令一個月收走閻王一個兒子,恰逢當年有閏月,閻王最后一個兒子在正月十三日這天也被收走,這天也因此被稱為“閻王忌”。
還有一個版本,是關(guān)于楊家將的故事,楊業(yè)率領(lǐng)楊家將去救皇帝,結(jié)果中間遭到埋伏,被遼軍圍堵,自己和兒子被包圍在二狼山,當天楊家將幾乎全部戰(zhàn)死,只有楊六郎活著回來,據(jù)傳說楊業(yè)死的這天正是正月十三,為了祭奠楊家滿門忠烈,老百姓們于是將這天稱作是“楊公忌”,每隔28天就出一個忌日,所以楊公十三忌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共13天。都會避開這楊公十三忌,老百姓辦大事的時候就會避開這十三天。
忌3事
正月十三,連閻王這樣的狠角色都害怕,老百姓在這一天肯定是有所禁忌和講究的,雖然說是迷信,但是老傳統(tǒng)也不要丟了。
1.不要嫁娶搬家
男婚女嫁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人生大事,人們都會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舉辦婚禮,這樣才寓意著新人可以白頭到老,攜手一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xiàn)在,人們都會根據(jù)新郎和新娘的生辰來挑選良辰吉日,這種傳統(tǒng)已經(jīng)流傳了上千年了,正月十三是個連閻王害怕的日子,可見這一天非常的不吉利,所以古人不會在這一天嫁娶。
2.不要外出辦事
正月十三是閻王都懼怕的日子,所以普通老百姓在這一天更是諸事不順,辦事容易受到阻礙,還容易和人發(fā)生口舌,因此正月十三這天盡量不外出辦事,盡量在家待著,但是這是沒什么科學道理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文明的社會,這種習俗已經(jīng)慢慢的消失了。
3.不要說誑語
閻王爺就是在正月十三這天說了誑語,惹怒了玉皇大帝,給自己兒子惹來了殺身之禍,所以正月十三這天不要亂說話,老人常說的“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也要慎重講話,常言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也防止說錯話,惹怒了其他人。
吃3食
1.湯圓
老話講“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民間有十三、十四竄湯圓之說,正月十三這一天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湯圓可以用糯米面和大黃米兩種,餡料可以根據(jù)個人愛好來添加,有做甜的,也有做咸的,有黑芝麻餡的,有花生餡的,有的還有肉餡的等等,現(xiàn)在超市里面什么樣的湯圓都有,如果自己不會做,也可以買一些來煮著吃。
2.豆腐
正月十三,在南方還是傳說中的豆腐節(jié),豆腐諧音“頭?!?,而且還有“兜?!薄ⅰ岸几!钡囊馑迹⒁馊巳擞懈?,接福納福,福氣滿滿,是福氣的象征。小的時候正月十三這天,賣豆腐的會騎著自行車,敲著豆腐梆挨著村子叫賣,后面還會跟著很多淘氣的小朋友,很多地方在這一天還會舉行豆腐節(jié)儀式,人們抓起來豆腐,互相玩耍,被豆腐砸中的次數(shù)越多,新的一年好運和福氣就越多,也寄托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美好期待。
3.雞蛋
很多地方在正月十三這一天也有吃雞蛋的習俗,雞蛋象征著團聚、和和美美,故又稱“團圓蛋”,既能祝老人健康長壽,又寓意著小孩新一年學習更上一層樓。有一句童謠:“蛋圓圓,過好年;蛋來到,全家笑”。并且現(xiàn)在特殊時期,雞蛋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增強我們的抵抗力,正月十三吃雞蛋,寓意兔年幸福美滿,萬事如意。
當然也有很多的習俗不符合現(xiàn)在的關(guān)鍵,我們揚長避短就可以,但是一些習俗還是需要傳承的 ,過年還是需要一些年味才是年,您那邊正月十三有什么習俗和禁忌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感謝您的觀看。